富阳二中2014学年第二学期高一年级适应性考试语文试题及答案(2)

学习频道    来源: 富阳二中      2025-02-26         

本站非官方网站,信息完全免费,仅供参考,不收取任何费用,请以官网公布为准!

、古诗文(20分)

(一)阅读下面的文言文,完成7一10题。
    呜呼!予之及于死者,不知其几矣!诋大酋当死;骂逆贼当死;与贵酋处二十日,争曲直,屡当死;去京口,挟匕首以备不测,几自刭死;经北舰十余里,为巡船所物色,几从鱼腹死;真州逐之城门外,几彷徨死;如扬州,过瓜洲扬子桥,竟使遇哨,无不死;扬州城下,进退不由,殆例送死;坐桂公塘土围中,骑数千过其门,几落贼手死;贾家庄几巡徼所陵迫死;夜趋高邮,迷失道,几陷死;质明,避哨竹林中,逻者数十骑,几无所逃死;至高邮,制府檄下,几以捕系死;行城子河,出入乱尸中,舟与哨相后先,几邂逅死;至海陵,如高沙,常恐无辜死;海安、如皋,凡三百里,北与寇往来其间,无日而非可死;至通州,几以不纳死;以小舟涉鲸波出,无可奈何,而死固付之度外矣。呜呼!死生,昼夜事也。死而死矣,而境界危恶,层见错出,非人世所堪。痛定思痛,痛何如哉!

予在患难中,间诗记所遭,今存其本不忍废。道中手自抄录。使北营,留北关外,为一卷;发北关外,历吴门、毗陵,渡瓜洲,复还京口,为一卷;脱京口,趋真州、扬州、高邮、泰州、通州,为一卷;自海道至永嘉、来三山,为一卷。将藏之于家,使来者读之,予志焉。

呜呼!予之生也幸,幸生也何为?所求乎为臣,主辱,臣死有余;所求乎为子,以父母之遗体行殆,而死有余责。将请罪于君,君不许;请罪于母,母不许;请罪先人之墓,生无以救国难,死犹为厉鬼以击贼,义也;赖天之灵,宗庙之福,修我戈矛,从王于师,以为前驱,雪九庙之耻,复高祖之业,所谓誓不与贼俱生,所谓鞠躬尽力,死而后已,亦义也。嗟夫!若予者,将无往而不得死所矣。向也使予委骨于草莽,予虽浩然无所愧怍,然微以自文于君亲,君亲其谓予何!诚不自意返吾衣冠,重见日月,使旦夕得正丘首,复何憾哉!复何憾哉!

7.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,不正确的一项是(3分)   (    )

A. 为巡船所物色    物色:盘查

B.海安、如皋,凡三百里   道:取道

C.使来者读之,予志焉  悲:悲悯

D.以父母之遗体行殆   遗体:赐予自己的身体

8.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,都相同的一项是(3分)(   )

A.贾家庄几巡徼所陵迫死      之奈何

B.间诗记所遭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秦城求璧而赵不许

C.幸生也何为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觉起,起而归

D.请罪先人之墓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不拘

9.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。(4分)

①死而死矣,而境界危恶,层见错出,非人世所堪。

②若予者,将无往而不得死所矣。

10.从上面的三段文字看,作者是怎样表达自己的爱国情感的?请作简要分析。(4分)

(二)阅读下面这首词,完成11-12题。(6分)
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临江仙(宋)陈与义

夜登小阁,忆洛中旧游

忆昔午桥桥上饮,坐中多是豪英。长沟流月去无声。杏花疏影里,吹笛到天明。

二十余年如一梦,此身虽在堪惊。闲登小阁看新晴。古今多少事,渔唱起三更。

①陈与义(1090-1139):洛阳人。徽宗时曾任太学博士。1126年,金兵陷汴京,北宋亡,避乱于闽粤,后辗转到达南宋朝廷临时所在地绍兴,作此词。②长沟:大河。

11.赏析上片“长沟流月去无声”一句。(2分)

12.请就这首词的主要表现手法作简要分析。(4分)

三、现代文(22分)

(一)阅读下列文字,完成第13---15题

 一切事物都有几种看法,你说一件事物是美的或是丑的,这也只是一种看法。换一个看法,你说它是真的或是假的;再换一种看法,你说它是善的或是恶的。同是一件事物,看法有多种,所看出来的现象也就有多种。   

    比如园里那一棵古松,无论是你是我或是任何人一看到它,都说它是古松。但是你从正面看,我从侧面看,你以幼年人的心境去看,我以中年人的心境去看,这些情境和性格的差异都能影响到所看到的古松的面目。古松虽只是一件事物,你所看到的和我所看到的古松却是两件事。假如你和我各把所得的古松的印象画成一幅画或是写成一首诗,我们俩艺术手腕尽管不分上下,你的诗和画与我的诗和画相比较,却有许多重要的异点。这是什么缘故呢?这就由于知觉不完全是客观的,各人所见到的物的形象都带有几分主观的色彩。   

   假如你是一位木商,我是一位植物学家,另外一位朋友是画家,三人同时来看这棵古松。我们三人可以说同时都知觉到这一棵树,可是三人所知觉到的却是三种不同的东西。你脱离不了你的木商的心习,你所知觉到的只是一棵做某事用值几多钱的木料。我也脱离不了我的植物学家的心习,我所知觉到的只是一棵叶为针状、果为球状、四季常青的显花植物。我们的朋友画家什么事都不管,只管审美,他所知觉到的只是一棵苍翠劲拔的古树。我们三人的反应态度也不一致。你心里盘算它是宜于架屋或是制器,思量怎样去买它,砍它,连它。我把它归到某类某科里去,注意它和其它松树的异点,思量它何以活得这样老。我们的朋友却不这样东想西想,他只在聚精会神地观赏它的苍翠的颜色,它的盘屈如龙蛇的线纹以及它的昂然高举、不受屈挠的气概。   

    从此可知这棵古松并不是一件固定的东西,它的形象随观者的性格和情趣而变化。各人所见到的古松的形象都是各人自己性格和情趣的返照。古松的形象一半是天生的,一半也是人为的。极平常的知觉都带有几分创造性;极客观的东西之中都有几分主观的成分。   

美也是如此。有审美的眼睛才能见到美。这棵古松对于我们的画画的朋友是美的,因为他去看它时就抱了美感的态度。你和我如果也想见到它的美,你须得把你那种木商的实用的态度丢开,我须得把植物学家的科学的态度丢开,专持美感的态度去看它。   (朱光潜《谈美书简》,有删改)

13.作者为什么认为“古松的形象一半是天生的,一半也是人为的”?(2分)

14.从本质上讲,“商人”“植物学家”“画家”对一棵古松的认识有什么不同?请分别概括回答。(3分)

15.根据文意,写出结尾段中加点句“有审美的眼睛才能见到美”的内涵。(3分)

语文学习  /chinese/
阳光考试网    考试资讯分享    m.yggk.net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[责任编辑:开元网站登录入口]
阳光考试网手机版 |   学习频道 |   学习专栏 |   开元网站登录入口排行榜 |   高考查分系统 |   高考志愿填报 |   专题列表 |   教务管理系统 |   高考录取查询

  阳光文库   免费学习门户 备案号:闽ICP备11025842号-3 网站地图

本站所有资料完全免费,不收取任何费用,仅供学习和研究使用,版权和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

Copyright 2025 开元网站登录入口, All Rights Reserved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