本站
非官方网站,信息完全免费,仅供参考,不收取任何费用,请以官网公布为准!
(2)①承认世界文化的多样性,尊重不同民族的文化,必须坚持各民族文化一律平等的原则。文明没有高低、优劣之分。既要认同本民族文化,又要尊重其他民族文化,促进文化交流与借鉴。(4分)②文明交流互鉴过程中,要尊重差异,理解个性,和睦相处,共同的促进世界文化的繁荣。只有在民族平等的基础上,才能做到世界各国人民相互尊重、共同发展;只有保持世界文化的多样性,世界才更加丰富多彩,充满生机与活力。“傲慢和偏见”与平等多样相悖而行。(4分)③只有摒弃“傲慢和偏见”,秉持平等、谦虚的态度,才能真正推动文化交流互鉴,促进人类文明进步与世界和平发展。(4分)
如答:文化具有包容性,要求同存异,兼收并蓄,促进不同文化和谐发展。(4分)
如答:文化是民族的,各民族都有自己的文化个性和特征;文化又是世界的,各民族文化都是世界文化中不可缺少的色彩。因此,必须遵循各民族文化一律平等的原则,摒弃“傲慢和偏见”,秉持平等、谦虚的态度。(4分)来源阳光高考门户 www.erp-welt.com
如答:在处理中外文化关系上,要坚持正确方向,防止出现“封闭主义”也可酌情给2分。(学生根据材料从其他角度进行分析,言之有理,可酌情给分。)
27.
补充说明:没有对上述不良文化进行定义,只写态度每点只得2分。
28.(1)①文化交流的过程就是文化传播的过程。(1分)②通过增设孔子学院、国家领导人访问和举行“文化交流年”等方式,借助教育、政治和文化活动等途径传播了中华文化。(3分)③大众传媒是文化传播的主要手段。通过媒体宣传报道,发挥大众传媒在文化传递、沟通、共享中的强大功能。(3分)④增设孔子学院、将中国影视作品作为国礼赠送,为外国友人打开了解中国的窗口,更加主动地推动中华文化走向世界,增强中华文化国际影响力。(3分)
学生根据材料从其他角度进行分析,言之有理,可酌情给分。
(2)①关键在于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。(2分)②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为指导,要大力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。(2分)③立足于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,着眼于世界文化发展的前沿,发扬民族文化的优良传统,汲取世界各民族的长处,不断创新,以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要,丰富人们的精神世界,增强人们的精神力量。(2分)④调动全体人民群众广泛参与,充分发挥积极性、主动性和创造性。(2分)⑤要深化文化体制改革,解放和发展文化生产力,推动文化事业全面繁荣、文化产业快速发展,不断增强文化整体实力和竞争力。(2分)
如答:加强思想道德建设,提升思想道德修养与科学文化修养。(2分)
如答:奏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主旋律,大力发展先进文化,支持健康有益文化,努力改造落后文化,坚决抵制腐朽文化。(2分)
如答: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,大力发展教育、科学和文化事业,培育“四有”公民。(2分)
如答:批判继承中国传统文化,积极吸收借鉴国外优秀文化,推动文化的创新。(2分)
如答:大力弘扬和培养民族精神,书写中华民族精神新篇章。(2分)
如答:树立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,对中华文化发展前途充满信心、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充满信心、对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目标充满信心。(2分)
如答: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,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。(2分)
如答:倡导社会主义荣辱观。(1分)
(每点2分,写出5点可得10分,学生根据材料从其他角度进行分析,言之有理,可酌情给分。)